時間:2020-10-14 11:59 分類:女孩起名 作者:春日吟 咨詢大師
女寶寶的名字若是能夠融入些詩情畫意,不僅能夠讓女孩的氣質(zhì)變得更加的溫柔,也為女孩美好形象的建立,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。所以還不知道如何給女寶寶取名的家長們,不妨就從有詩意的名字入手。下面是有詩意的名字女寶寶,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取名。
<1>從意境美的字詞入手
詩意所代表的東西比較抽象,有著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特點,根據(jù)此特點,就可以著重選擇從字的意境入手,找取那些能夠引起人美好想象的字或者詞,從感受中創(chuàng)造出詩意效果。
<2>從古典美女名字入手
古有四大美女,分別是貂蟬、楊玉環(huán)、西施以及王昭君,成語沉魚落雁、閉月羞花就是形容的四人,在給女孩取詩意名字的時候,就可利用這些古時的美女名字或者稱號中選合適的。
<3>從李清照的詞中選擇
李清照的詞代表的是宋詞的婉約派,從婉約兩字就可看出,其中詩句,必然是溫柔清麗的,女孩的詩意名字就可直接選用李清照的詞中合適的字眼,這樣取名還很有文藝范兒。
<4>從花朵的好名稱選取
花朵在人們的印象中無疑是漂亮美麗的,從古到今,花朵也經(jīng)常用來形容女孩,詩人們也常借花喻人。女孩的名字要想體現(xiàn)出詩意,就可從花朵的一些漂亮稱號入手,與女孩形象也貼切。
1:語盈
“語”是一個有聲之詞,代表的是言談交流,而“盈”常指女子裊裊婷婷美妙姿態(tài),兩者搭配,擴展出了詩意意境,營造出了“舌燦蓮花”的場景,寓意女孩言行高潔、口齒靈活。
2:萱嬋
萱草的別名為忘憂草,意為忘記一切煩惱、快樂無憂,以“萱”字入名,含義十分詩意且美好。“嬋”字來源于“但愿共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,詩句中指月亮,寓意圣潔高雅、氣質(zhì)不但。
3:嬌艾
“嬌”字左邊為女,右邊為喬,女字結(jié)構(gòu)加上“嬌”字輕巧的讀音,讓名字的有了幾分俏皮,也與女孩更為契合,三國時期著名美女有大喬、小喬,“嬌”字隱含國色天香之意。艾草味道清香,與嬌搭配,清雅詩意。
4:歡顏
“歡顏”選自于李白的詩句“窺觴照歡顏,獨笑還自傾”,雖是兩個比較普通常見的字,但是卻有了漂亮詩意的意境,“歡顏”可解析出兩種含義,一是指生活愉悅順興,二則是孩子容貌秀麗。
5:綺婭
“綺婭”兩字讀起來,與影視劇魔幻世界的精靈名字很相似,比較歐美范兒,富含了精致感與詩意感,為女孩打造出了貌美、空靈、仙氣的形象,容易讓他人對女孩產(chǎn)生好感。
[01-- 冰璇 韓堇 海亦
[02-- 玲紋 雨蓉 芊夢
[03-- 夢微 瑞娟 尋雪
[04-- 香彩 榕嫣 蝶思
[05-- 沁琪 慧瑤 曉柔
[06-- 煜嘉 琳爰 月雪
[07-- 彩語 思艷 紫芹
[08-- 虹睿 妍婷 欣琪
[09-- 千娜 芬璇 曉綺
[10-- 藝沐 雯婧 佳琦
[11-- 依欣 夢麗 寒歡
[12-- 嫣瀅 婭清 妮煜
[13-- 菡綺 文霞 琦美
[14-- 萱琦 辰蓉 曉嫣
相關文章鏈接:
很多人認為起一個名字只是三個字而已,怎么要這么貴,起一個名字花這么多錢值不值?起一個吉祥好名字不是簡單的給你三個字,是通過對生辰、姓名學,生肖,星座、音形義等復雜的分析,反復篩選,綜合平衡的過程,方案包括生辰分析,生肖解析,詩詞起名、音形義、姓名心理學分析,適合用什么字,名字的具體含義解釋,整套起名方案近二十頁,字字斟酌,句句揣摩,只為讓您收到一份滿意的結(jié)果!
起名是一門手藝活。文學素養(yǎng)及功底,決定名字的格調(diào)與意蘊;八字命理、五行格局等能量學分析,助益孩子的運勢與福分。周易起名是通過寶寶的生辰八字,并以五行以及周易卦象為參考依據(jù)進行取名,同時又符合現(xiàn)代審美藝術,揚長避短,陰陽平衡,從而起到輔助人生運勢的作用。而傳統(tǒng)周易命理、數(shù)理,需要有專業(yè)的知識,難以掌握。一個真正符合命理數(shù)理的好名字,能夠讓人因名而貴、名揚天下。因此,起一個好名字,并不簡單,也并非投機取巧。而有些名字,注定無可復制,只屬于一個特定的人。
古人云:“賜子千金,不如教子一藝;教子一藝,不如賜子好名?!睘楹⒆尤∫谎琶⒁悦炙N訓勉之意,對其進行品性熏陶,非常有教育意義。我致力于在音形義俱佳的基礎上,結(jié)合國學、詩詞等傳統(tǒng)文化,賦予名字更豐富的文化內(nèi)涵,更雋永吉利的寓意,給予名主更好的激勵和能量。古今融合,科學起名。用心起好名,好運伴一生。
陳清泓,陳大師,擅長寶寶起名、周易測名、命理咨詢等??釔垡讓W數(shù)理、八字命理、佛、道學說,精研《三命匯通》、《淵海子平》、《滴天隨》等易學古籍,長于傳統(tǒng)國學文化,開創(chuàng)一套以象法為主的命名體系,已為數(shù)萬名客戶服務,均獲得一致好評。曾有多篇研究成果發(fā)表于《中華易學》,多次受邀參加北京易學文化研討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