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姓是中國最早的姓(不是氏)之一,據(jù)《說文解字》所載,虞舜居姚虛,因以為姓。姚虛在今山東省濮縣南。起名網(wǎng)向您詳細介紹百家姓中姚姓起源.姚姓的由來。
姚姓起源
據(jù)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開的全球華人公祭舜帝大會上的最新統(tǒng)計,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達60個之多,如陳、王、胡、孫、虞、田、袁、車、陸等姓氏,流布于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如果把姚姓后裔改姓以后的姚氏族人包括在內(nèi),姚氏族人的杰出人物就數(shù)也數(shù)不清了,是最為顯赫的姓氏之一。 表面上姚姓人數(shù)排名在幾十位,實際上再包括把姚姓后裔改姓以后的姚氏族人包括在內(nèi),就大大超過了王、李、張、劉等中華特大姓。姚姓是最最最重要的姓,最新統(tǒng)計,舜帝后裔共有100多個姓[1]氏,人數(shù)達2.6億,分布在世界各地。
姚姓起源.姚姓的由來
姚姓是中國最早的姓(不是氏)之一,據(jù)《說文解字》所載,虞舜居姚虛,因以為姓。姚虛在今山東省濮縣南。
姚氏,世代相傳至今,史稱姚氏正宗。舜在即位為帝之前,四岳曾向帝堯推薦過陶唐氏,舜繼承王位后曾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,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。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,便以媯為姓。周武王姬發(fā)滅殷商后,找到了陶唐氏的后裔媯滿,還將自己的女兒太姬嫁給媯滿為夫人,之后封他于陳(今河南周口),建有陳國,侯爵,史稱陳滿。他逝世后謚號為陳胡公。陳國的疆域在鄭、宋、齊、楚等大國之間,陳國雖為西周王朝的十二諸侯之一,常參與“五霸”主持的會盟,但卻是一個弱國。春秋時期的王四年(公元前716年),陳國曾與宋、蔡兩國聯(lián)合攻鄭國,卻反遭到鄭國的大舉入侵,搞得要請求別國來救。春秋后期,楚國勢力逐漸強大,并進入中原,陳國即長期成為楚國的附庸,勉強維持政權(quán)。
周定王姬瑜八年(陳靈公媯平國十五年,楚莊王羋旅十五年,公元前599年),陳國大司馬夏征舒陳靈公自立。第二年,楚莊王以討伐夏征舒為名滅了陳國,然后將陳國劃為楚國的一個縣,不久之后又恢復(fù)陳國。楚莊王立陳靈公之子媯午為陳國君,是為陳成公。周景王姬貴十一年(陳哀公媯?cè)跞逶?,楚靈王羋圍七年,公元前534年),楚國再次滅了陳國,但不久之后楚國內(nèi)亂,楚平王羋居其兄羋圍自立,陳公室與蔡侯等因助楚平王有功,五年后,楚平王恢復(fù)了陳國的諸侯國地位。周敬王姬丐四十一年(陳湣公媯越二十三年,楚惠王熊章十年,公元前479年),陳國終于被楚國所滅,楚惠王在原陳國之地建立了陳縣,后改為楚國的別都。陳國自媯滿于公元前1045年開國,至公元前479年亡國,共傳二十四王,歷五百六十六年。
媯滿的后裔子孫傳至漢朝陳仲敬時(非東周莊王時期的史筮陳仲敬),因避王莽之亂而遷居于吳郡(今浙江錢塘江以西一帶,治所在今江蘇蘇州),改回古姓為媯姓。再傳五世后,復(fù)改為遠祖之姚氏,世代相傳至今,史稱姚氏正宗。姚氏族人大多尊奉舜帝為得姓始祖。
有關(guān)姚姓的由來的說法源出還有如下:
姚姓源流一
源于羌族,出自漢朝末期西羌燒當部首領(lǐng)姚戈仲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據(jù)史籍《晉書》記載,南安赤亭(今甘 肅隴西)羌族首領(lǐng)戈仲,本是漢朝西羌燒當氏的后人,他自稱是帝舜的后代,故而改姓姚,稱姚戈仲。在姚戈仲的后裔子孫中,皆以首領(lǐng)之改為姓氏,稱姚氏,世代 相傳至今。在西晉懷帝司馬熾執(zhí)政的永嘉年間(公元307~312年),姚戈仲率領(lǐng)他的羌族部落從赤亭(今甘肅成縣)遷到榆眉(今陜西千陽),后趙時期曾被 石虎強行徙至關(guān)中地區(qū)。
東晉明帝司馬紹太寧元年(公元323年),姚戈仲被晉明帝任命為西羌大都督,率羌眾數(shù)萬居于清河地區(qū)(今山東臨清),先后 投靠前趙、后趙。后趙君主石虎執(zhí)政時期,率部屬遷發(fā)達地區(qū)清河(今山東臨清),被石虎任命為冠軍大將軍。東晉穆帝司馬聃永和五年(后趙石虎太寧元年,公元 349年),姚戈仲率部鎮(zhèn)壓了梁犢領(lǐng)導(dǎo)的起義軍。后趙政權(quán)滅亡后,姚戈仲降晉,被晉穆帝任命為車騎大將軍、大單于,晉封高陵郡公。東晉永和八年(公元 352年),姚戈仲病逝,第五子姚襄代領(lǐng)其眾,在率領(lǐng)部眾返回關(guān)中時于三原(今陜西咸陽)與前秦政權(quán)的大軍交戰(zhàn),戰(zhàn)敗被。姚襄的弟弟姚萇率眾降于前秦政 權(quán),為苻堅將領(lǐng),之后累建戰(zhàn)功。“淝水之戰(zhàn)”后苻堅回長安不久,鮮卑貴族慕容泓起兵反秦,姚萇參與討伐慕容泓戰(zhàn)敗,逃奔渭北,得羌人及西州豪族尹詳?shù)鹊闹?持,隨后也起兵反秦。
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十九年(公元384年),姚萇自稱大將軍、大單于、萬年秦王,建立了后秦政權(quán)。之后,姚萇率軍進屯北地 (今陜西耀縣),渭北羌胡十萬余戶歸附,勢力發(fā)展很快。東晉太元十年(公元385年),姚萇擒苻堅,前秦政權(quán)基本滅亡。及至慕容永率鮮卑三十余萬離關(guān)中 東歸,姚萇于晉太元十一年(公元386年)入據(jù)長安稱帝,國號大秦,史稱后秦。東晉太元十八年(公元393年),姚萇病逝,太子姚興繼立,次年,打敗了前 秦的殘余勢力苻登,徹底滅了前秦政權(quán),據(jù)有關(guān)、隴地區(qū)。然后,姚興又乘西燕敗亡之時一舉取得河?xùn)|地區(qū),隨后又相繼攻占東晉的洛陽,臣服西秦,攻滅后涼。晉 安帝司馬德宗義熙十二年(公元416年),姚興病逝,太子姚泓繼位。東晉王朝的車騎將軍劉裕率軍北伐,進攻后秦,收復(fù)洛陽,而后秦宗室內(nèi)部卻只顧骨肉相 殘,自相削弱。晉義熙十三年(公元417年),劉裕進取潼關(guān),攻占長安,到農(nóng)歷8月姚泓兵敗出降,后秦國滅亡。
姚戈仲及其子孫創(chuàng)建的后秦政權(quán),從公元386~417年共歷三主,三十四年。
姚姓源流二
源于舜帝,源于姚姓和媯姓,舜帝生于姚地,以姚為姓,稱為姚姓。舜在當?shù)壑?,四岳曾向帝堯推薦過舜,堯帝為了考察舜,讓他居住在媯河邊,他的子孫有留在 媯河邊居住的,即以媯為姓?!缎绿茣?middot;宰相世系表》、《元和姓纂》等記載,五帝之一的舜因生在姚地,后世子孫便以居地為姓氏,稱姚氏,世代相傳至今,史稱 姚氏正宗?!锻ㄖ?middot;氏族略》:"舜有二姓,曰姚曰媯。因姚墟之生而姓姚,因媯水之居而姓媯。"因而史稱媯、陳、田、姚、胡為"媯汭五姓"。"媯汭",古水 名,又作"溈汭",前文已述,舜帝本為姚姓,因居媯汭而得媯姓。這就是溈汭的名稱來歷,所以媯姚二姓為同宗,曾經(jīng)互用,舜帝為了加強子女間的團結(jié),讓姚姓 子女曾經(jīng)改為媯姓,讓媯姓子女曾經(jīng)改為姚姓,部分子女有改回本姓姚姓,部分改姓的本姓是姚氏的族人后來有改回姚氏,部分沒有改回來,便發(fā)展出其他姓。武王 滅商后,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媯滿,武王把他的大女兒嫁給媯滿,并且封他于陳(今河南淮陽)地,為陳姓和胡姓的由來。部分改姓的本姓是姚氏的族人后來有改回姚 氏,部分沒有改回來,便發(fā)展出其他姓——《唐書·宰相世系》言,部分又改回本姓姚的:舜后代胡公媯滿封于陳,至陳敬仲(陳完)仕齊,又改為田氏。王莽封田 豐為代眭侯,后豐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,過江徙居吳郡,又改為媯姓,其五代孫媯敷,又改回為姚氏。自黃帝至舜、禹,雖然姓不同,以彰明德。因舜帝生于姚地而 姓姚,其子商均生于媯汭而姓媯,《堯典》記,舜“厘降二女于媯汭,嬪于虞。”舜的后裔姚姓亦因祖德受到尊重,姚姓后裔分媯、舜、虞、陳、胡、王、孫、田、 袁,車、陸等60姓,先后有60 世受封諸侯國君,計享位達1974年之久,著名的如夏禹時封為虞侯的虞思和周武王時封為陳侯的胡公滿。傳到漢代,姚姓已繁衍為中原大姓族之一。姚姓是中華 姓氏中歷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。自始祖舜帝肇始至今,已傳至130余世。最初,因舜帝居姚地,有子孫以姚為姓,舜帝登帝位后,仁德榮耀,有子孫以帝名舜為 姓,禹封皇舜長子商均于虞,至始祖四十三世孫媯滿封于陳,官拜陶正,謚胡公,其子孫或以國號陳稱姓,或以官號改稱陶唐氏,或以謚號胡稱姓,或以尊諱滿稱 姓,演變至漢朝,姚氏衍生出:媯、舜、虞、陳、胡、田、袁、王、孫、陸、車等六十種,繁姓同根,異氏同源,是一家親。在中華姓氏中,媯、陳、田、姚、胡五 姓同根同源,其血緣先祖同為舜帝姚氏。一個重要的起源很早的王姓的最早的來源是姚姓,部分姚姓族人經(jīng)過多次的改姓:從姚姓改為媯氏,再改為陳氏,再改為田 氏,部分田氏改回到最早的姚姓,部分沒有改回,便繼續(xù)為田氏,田氏有再次改姓的,改為王姓。中國官方史書《唐書·宰相世系》言,舜后代胡公媯滿封于陳,至 陳敬仲(陳完)仕齊,又改為田氏。齊王田建三子:升、桓、軫,升、桓改姓為王氏,其后代即漢代王莽一族,此為王姓的一大源流。公元前368年,田和取代姜 姓為齊國君主,史稱“田氏代齊”,傳八王,為秦所滅,其子孫廢為庶民,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,遂以王為姓。王莽封自己祖先的本姓姚姓同族田豐為代眭侯, 后來豐之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,過江徙居吳郡,又改為媯姓,其五代孫媯敷,又改回為姚氏。前文已述,舜帝本為姚姓,因居媯汭而得媯姓。改姓的本姓是姚氏的族 人后來有改回姚氏:陳國自媯滿于公元前1045年開國,至公元前479年陳國滅亡,共傳二十四王,歷五百六十六年。周敬王姬丐四十一年,陳國終于被楚國所 滅,楚惠王在原地建立了陳縣,后改為楚國的別都,陳姓子女改回古姓為,再傳五世后,復(fù)改為遠祖之姚氏,世代相傳至今。
舜帝一系主支姓氏歷經(jīng)多次變遷,夏代和商代商均、虞遂為正朔,姓虞;西周和春秋時媯滿正朔,姓陳;戰(zhàn)國時承繼舜帝香火的是陳完一支,姓田;此后舜帝一系姓氏又不斷地分化?!稘h書·王莽傳》載王莽在談及自己的族系時說:
黃 帝二十五子,分賜厥姓,十有二氏。虞氏之先受姓曰姚,其在陶唐曰媯,在周曰陳,在齊曰田,在濟南曰王。姚、媯、陳、田、王氏,凡五者皆黃帝苗裔。王莽在這 里概述了舜帝一族姓氏變遷的歷程。舜帝后裔歷經(jīng)數(shù)千年繁衍播遷,蔚為望族,并從中派生出60多姓,其中多為中華大姓,除姚、陳、田、胡姓外,在中華100 大姓之內(nèi)的還有王(一支)、孫(一支)、袁、夏(一支)、陸(一支)等等。舜裔人口在全世界約有1.5億,其中陳姓繁衍得最旺盛,約占一半?,F(xiàn)海外成立 有"世界舜裔宗親聯(lián)誼會","世界舜裔宗親聯(lián)誼會"是一個全球性的民間社團,也是一個包容較多姓氏的尋根組織,如今參加這個組織的有陳、姚、虞、胡、田、 袁、孫、車、陸、王等10姓。
世界舜裔宗親聯(lián)誼會總部設(shè)在香港,自1982年起每年輪流在各地舉行國際大會。首屆世界舜裔國際大會于1982年在 香港舉行,盛況空前。之后分別由臺灣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及美洲各地輪流主辦。1999年4月21至23日,世界舜裔聯(lián)誼會第13屆國際大會在潁川陳 氏的命名封地河南許昌長葛隆重舉行,這也是該組織首次回到祖國故土認祖歸宗。如今已舉辦了15屆,影響非常大。 天下舜裔子孫,姓氏各異,但同根同源,血脈相連,具有巨大的親和性和凝聚力。 相傳舜因生在姚墟,他的后裔子孫便以地為氏,稱為姚氏,南宋鄭樵的《通志·氏族略》記載:“姚姓,虞之姓也,虞帝生于姚墟,故因生以為姓”。 姚姓
源流三
源于蒙古族,出自元、明時期蒙古族禹爾部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據(jù)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蒙古八旗姓》記載,
⑴.蒙古族禹爾氏,世居阿魯科爾沁。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,滿語為Yur Hala。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姚氏。
⑵.蒙古族努克楚德氏,在明朝時期即改為漢姓姚氏。
⑶.明朝時期,有蒙古族人饒五十,因有功于朝廷,被賜予漢姓姚氏,改稱“姚名智”,其后裔子孫世代稱姚氏至今。
源流四
源于滿族,出自金國時期女真岳佳部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據(jù)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滿洲八旗姓》記載:
滿族耀佳氏,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岳佳部,滿語為Yaogiya Hala,祖先原為漢族,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后融入鮮卑族,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,世居葉赫(今吉林梨樹葉赫鄉(xiāng)),后多冠漢姓為姚氏。
源流五
源于德昂族,出自明朝時期德昂族拉耐氏族,屬于漢化為氏。德昂族,散居于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及保山、臨滄、思茅地區(qū)。其中潞西縣三臺山和鎮(zhèn)康縣軍弄等地是聚居區(qū)。德昂族是中國西南古老的少數(shù)民族之一,源于古代的百濮人,與古哀牢國人有密切的關(guān)系。德昂族人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兩岸,是開發(fā)保山、德宏一帶較早的原住民族。史書中記載的茫蠻部落,就是德昂族先民,在隋、唐時期被稱為“茫蠻”“撲子蠻”“望苴子蠻”。德昂族先后臣服于漢朝、晉朝及南召、大理國,在元朝以后成為傣族土司的屬民。德昂族人絕大多數(shù)與景頗族、漢族、傈僳族、傣族等民族交錯分寨雜居,主要從事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。在德昂族中有一大氏族拉,稱耐氏部落,有名無姓。在明朝萬歷年間中央大力推行改土歸流運動時,被歸入為云南副總兵鄧子龍所轄姚營兵,駐扎在姚安,因此取漢姓為姚氏。明萬歷十七年(公元1589年)農(nóng)歷6月,以該支姚氏族人為主的明軍地方武裝所在駐地,曾爆發(fā)了著名的“姚營兵變”。從古時候起,飲茶就是德昂族人的嗜好,他們善種茶,家家栽有茶樹。過去,居住地區(qū)受到其他民族歧視,被看作是低下民族,解放后改變了這種情況,和其他民族一樣有平等地位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德昂族曾一度沿襲民國時的稱謂,統(tǒng)稱為崩龍族,后在本民族的要求下,于1985年9月經(jīng)國務(wù)院批準,改稱民族稱謂為德昂族。
源流六
源于其他少數(shù)民族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今苗族、水族、羌族、拉祜族、彝族、土家族、壯族、白族、俄羅斯族等少數(shù)民族中,均有姚氏族人分布。多為明、清時期,中央王朝在中南、西南、西北地區(qū)實行改土歸流運動中,被地方漢族最高行政長官賜予的漢姓,亦有漢族兵員駐守邊疆時與各民族聯(lián)姻后帶入的漢姓。別的:山海經(jīng)《海外西經(jīng)》所載"三身國"亦見于《大荒南經(jīng)》"三身之國"; 《大荒南經(jīng)》中說“帝俊妻娥皇,生此三身之國,姚姓,黍食,使四鳥”等等 ,《山海經(jīng)·海外西經(jīng)》:“三身國在夏后啟北,一首而三身。” 三身國應(yīng)在今日西南地域,即四川、貴州一帶。